各位朋友中财所,大家好。
今天(8月8日)是特朗普原定给普京“10天期限”到期的日子。
昨天(8月7日)我讲过,美国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见过普京后,情况大有好转,但是其中的情况很复杂。
01
从特朗普透露的情况跟克里姆林宫确认的情况来看,显然有相同的地方,但也有一些差异。
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呢?
根据特朗普透露的情况和克里姆林宫的确认,美俄两国元首——普京和特朗普确实计划会面,地点可能在阿联酋,具体日期尚未确定。
但到底是不是美俄乌三方会晤,现在难说。
特朗普说,想带上泽连斯基进行三方会谈。但克里姆林宫新闻秘书表示,普京和特朗普下周确实会在阿联酋会面,但明确提及,不和泽连斯基会面。
那么,这其中反映了什么?至少有几点值得注意。
第一个,从正常的政治和国际战略的常识来看,此时此刻确实不应该带上泽连斯基。因为特朗普和普京的会面,实质上并不单单为了结束俄乌战争,而是为了恢复美俄关系,使其关系正常化。
这一点至关重要,这对于中国、欧洲、乌克兰、印度以及日韩等等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具有重大影响。
因此,表面上是为了解决乌克兰问题中财所,而更深层的目的是美俄关系正常化。
如此说来,显然要特朗普与普京先会面,首先达成某种交易、共识或战略默契。
只有当“二普”达成共识后,与泽连斯基的会面才能顺理成章。
届时,表面上似乎是特朗普在中间调停,站在比较公允的立场上,让普京与泽连斯基见面,
但其实是“二普”达成交易之后对泽连斯基的通报,这才是问题的本质。
如果理解了这个核心问题,那么之前特朗普的言论,完全就是一时兴起。
因此,特朗普无论是个人的风格,还是在特朗普主导下的美国外交风格,我们都应该秉持“听其言,观其行”的态度。
因为他的言论可能只是他某一刻的想法,而非他团队内部的想法,或与战略伙伴经过沟通后的统一立场。
所以这次特朗普率先公布说,下周将与普京会面,并带上泽连斯基举行三方会谈,实际上是他单方面的决定。
而克里姆林宫迅速作出了回应,明确表示不会同意泽连斯基参与此次会面,他们只希望与美国的关系正常化。
因此,我们看到,此次“二普”会晤的性质,远不局限于结束俄乌战争的表面层次,而是旨在实现美俄关系的正常化。
未来,对于特朗普“我口说我心”的这种言行风格,我们一方面要听其言,另一方面更要观其行,同时要看到,在他言行背后的问题本质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。
02中财所
现在让我们回归到真正的主题,为什么这次的美俄关系正常化会如此重要?
昨天,在《倾听彼得·邱》音频节目中,我分析、梳理甚至预测了2030年代以后人类的基本走向和政治前景。如果朋友们感兴趣,可以去听我昨天那个接近30分钟的音频分析。
从整体上来说,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,无论是强人政治还是“二普”,实际上都是强人政治中非常主要、突出的两方。
虽然俄罗斯在经济上并不在强国之列,而日本和欧洲在经济意义上倒是属于强国,但是,在目前这个乱世且乱世出英雄的环境之下,经济实在是不足挂齿。
未来,所谓的“新雅尔塔秩序”正在形成。也就是说,战后的各种秩序都在改变。
如果说不希望通过战争进行改变的话,便必须通过战略博弈来实现改变。这种改变,一些学者已经称之为“新雅尔塔秩序”或“新雅尔塔体系”。
在未来,这个所谓的“新雅尔塔体系”一定将由“强人”来主导。并且,该体系下的决策制定,一定会由化学成分、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相似的国家领导人来定夺。
某种程度上,这类似于回到200年前欧洲大陆上的五大帝国,即俄罗斯、奥地利、普鲁士、英国和法国纵横驰骋的局面。
当时,除了英国和法国实行民主制度之外,俄罗斯、奥地利和普鲁士三国都是宗主国,它们仍然保留着相当程度的封建色彩。
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在200年前,欧洲大陆上五大帝国纵横驰骋的局面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,再加上19世纪50至70年代间德国的统一,以及一些小规模地区冲突的爆发,最终引发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。
在这个过程中,由当时的奥地利总理和英国外相共同开创的“大国势力平衡游戏”,虽然显得阴暗且充满阴谋,但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上,其都客观地推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,至少让第一次世界大战推迟了大约40年至50年,起到了相对积极的作用。
尽管如今的科技和社会水平与当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,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轨迹来看,当今的情况其实和那时如出一辙,只不过时空环境相隔了200年而已。
我们今天讨论的特朗普和普京,实际上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。
坦率地说,美俄之间,或者说“二普”之间,在个人价值观、意识形态、文化和宗教,乃至人种相近等方面,他们的相似性超过了中俄以及中美之间的相似性。
若美俄关系实现正常化,任何国家都乐观其成,因为这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。从正面的意义来说,美俄两国作为世界大国,其关系的正常化对世界肯定是有益的。
然而,从“新雅尔塔秩序”或“强人俱乐部”的角度上考虑,这种关系的改变很可能左右美俄分别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。
比如说,昨天(8月7日)我在文章中为大家分析的美国与印度的关系,实际上是处于第二层面次要的地位。今天美国可以对印度征收高达50%的关税,明天就有可能减至10%,只要战略需求符合美国和俄罗斯的利益即可。
同样地,美国与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也是如此,还有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,也涉及到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。
当然,一方面,我们也要看到过去三十多年间,自冷战结束以来,中俄两国在共同的战略处境下,形成了共同的战略利益和需求。历经时间与风雨的考验,我们对俄罗斯朋友仍保有一定的信心。
然而,还是那句话,美俄的关系正常化无疑将对其他国家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。
在这方面,我们不必过度悲观,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天真。
不过,值得庆幸的是,如果下个星期在阿联酋举行美俄峰会的话,因为是第一次,所以双方不可能一蹴而就。
至于俄乌战争的结束,以及在特朗普的斡旋下俄乌双方元首的接近,这只是个开始。
但接下来还有一段时间,在九三阅兵之前,普京抵达中国之前,美俄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将会比较粗略地展开,而这段时间为我们对官方、学界、民间中财所,以及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等各方面的研判,至少提供了宽容的余地和足够的时间。
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